趙儷生
←creator/name : - 趙儷生(au)「說蜀漢的興起」 歷史教學 1-1, pp.2, 1951年1月
- 趙儷生(au)「文史學的新探索」, 1951年1月
- 趙儷生(au)「「宗人」與「賨人」」 歷史教學 40, pp.34-36, 1954年4月
- 趙儷生(au) 高昭一(au)「論有關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幾個問題」, 1954年6月 , pp.26-32
- 趙儷生(au)「南宋金元之際山東、淮海地區中的紅襖忠義軍:「中國農民戰爭史」之一節」 文史哲 1954-4, pp.30-35, 1954年
- 趙儷生(au) 高昭一(au)「中國農民戰爭史論文集」, 1954年12月
- 趙儷生(au)「史學新探」, 1954年12月
- 趙儷生(au)「北魏史述論」 山東大學學報 2-2, 1955年12月
- 趙儷生(au)「通過五代十國到宋初的歷史過程認識唐末農民大起義之更深遠的社會意義」 文史哲 1956-5, pp.21-32, 1956年5月
- 趙儷生(au)「靖康、建炎間各種民間武裝勢力性質的分析」 文史哲 1956-2, pp.53-62, 1956年2月
- 趙儷生(au)「論明末大農民軍對貨幣財富的積累:"明末農民大起義"問題研究之二」 文史哲 1956-6, pp.33-37, 1956年6月
- 趙儷生(au)「"虁東十三家"考」 文史哲 1955-1, pp.56-59, 1955年1月
- 趙儷生(au)「試論淸代農民起義中神祕主義的加重」 文史哲 1955-9, pp.43-46, 1955年9月
- 趙儷生(au)「李自成地方政權所遭地主武裝的破壞」 文史哲 1955-11, pp.44-50, 1955年11月
- 趙儷生(au)「論孔尚任愛國主義思想的社會根源」 文史哲 1955-10, pp.21-27, 1955年10月
- 趙儷生(au)「批判胡適反動的考據方法和校勘方法」 文史哲 1955-5, pp.38-41, 1955年5月
- 趙儷生(au)「論淸中葉揚州畫派中的『異端』特質:爲紅樓夢討論助一瀾」 文史哲 42, pp.57-61, 1956年2月
- 趙儷生(au)「顧炎武傳略」, 1955年5月
- 趙儷生(au) 高昭一(au)「中國農民戰爭史論文集」, 1955年2月
- 趙儷生(au)「試談學風和學派」 學術月刊 1957-4, pp.18─19, 1957年4月
- 趙儷生(au)「論哲學遺產的具體意義與抽象意義的區分」 , pp.391─396
- ...
mode=simple
user=
lang=en
XEmacs 21.4 (patch 22) "Instant Classic" [Lucid] (x86_64-unknown-linux, Mule) CHISE v0.25 (Ōkawara) of Sat May 21 2022 on ruimoku-backend